近期一名女子從國外返台,在行李中被查出未申報的玉米腸,當場被海關開罰新台幣20萬元,讓她哭著直呼「只是忘了拿出來」。這樣的事件其實並不罕見,許多旅客返台時都會帶些在地美食、零食或伴手禮回家,卻沒意識到其中可能包含禁止攜帶的高風險項目。
隨著台灣對入境食品檢查越來越嚴格,帶錯東西不僅會被沒收,還可能遭重罰,甚至留下不良紀錄。這篇文章整理常見違規品項、行李地雷與防踩雷方法,幫助你下次安心返台不踩線。
台灣入境不能帶的食物有哪些?
很多人誤以為只有生肉不能帶進台灣,其實像香腸、臘肉、肉乾、玉米腸等熟食加工品,也都在禁止入境的清單內。尤其是來自非洲豬瘟疫區的產品,違規帶入會面臨最高20萬元罰鍰。除了肉類產品外,生鮮蔬果、種子、乳製品、乾貨類食品如未標示清楚產地與檢疫證明,也都屬於高風險物品。許多來自日本、韓國、東南亞的泡麵、調味包,因內含動物成分,也可能踩雷。建議出國購物時先了解品項內容,避免不小心違規。

▍好康優惠資訊
海關查得多細?忘記申報也會被罰
很多人抱著僥倖心理認為「不是故意就沒事」,但實際上,台灣海關針對入境食品採高標準檢查。不論是忘記申報還是不了解規定,只要查到違規物品都會依法開罰。現代海關檢查設備靈敏度高,即使只是藏在衣物裡的調味料包、肉鬆、泡麵湯粉也逃不過掃描與人工檢查。機場也設有犬隻輔助嗅查,許多旅客就是因為小東西而被攔下。提醒大家,入境申報單務必誠實填寫,選擇紅線通道詢問或申報,是避免受罰的最安全做法。

這些高風險行李內容你有帶過嗎?
在實際案例中,經常被罰的違規品包含韓國泡麵的肉湯塊、日本調味粉、東南亞水果乾、未經檢疫的農產品、乾香腸禮盒、帶殼堅果、香蕉、蘋果、手工肉鬆與臘肉等。這些物品乍看之下就是常見的伴手禮,卻都可能踩到「未申報、高風險、有動物成分」這三大重點。很多人甚至連含動物油脂的糖果、酥餅、月餅都沒注意到早已違規。不論是給家人吃的,還是打算分享的零嘴,出國購物前先查規定,避免讓好意變成麻煩。

如何確保行李內容不會被罰?
最保險的方式就是「事前做功課」。出國前可先查看農業部與關務署網站,了解禁止與限制入境物品清單。打包行李時要特別確認加工食品、肉製品、農產品是否能帶回台灣。不確定的內容物品,可以選擇丟棄或主動申報。機場設有棄置箱供旅客最後處理違規物,也可以選擇紅線通道詢問。申報不一定會被罰,但未申報一旦被抓就無法說情。提醒自己:寧願多一分細心,也不要留下高額罰單與遺憾。

違規被罰不只是破財,更可能影響未來
被海關開罰除了會當場荷包失血,還可能留下入境紀錄,對於需要申請簽證或經常出國的旅客來說,會產生不必要的風險。如果所攜物品來自疫區,還可能面臨移送調查與刑責處分。根據現行規定,初犯罰金從1萬至20萬元不等,視品項與違規情節而定。對旅人來說,這筆錢原本可以再玩一趟旅程或購物,卻因為一項肉乾或泡麵而白白送給國庫,實在不值得。

不想被罰?用家庭攝影留下最安全的回憶
說到旅遊回憶,不只有伴手禮或美食照片值得帶回家,現在越來越多人選擇在旅途中安排一場家庭攝影。無論是穿著當地特色服飾、在海邊拍一張合影,還是在古城小巷記錄親子互動,那些瞬間往往比戰利品更令人珍惜。比起帶一些可能會被罰的食物,花一點預算做一場家庭攝影,不但沒有檢疫問題,還能留下永久不變的溫馨畫面,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,這樣的家庭攝影更能幫你留下孩子每個階段的成長身影,是很棒的旅程投資。